2023年7月中旬,筆者所在公司有幸從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承接了幼兒園中班《小袋鼠》系列用書,共3.5萬套,每套6本加6張彩卡。 當時承印該書時主要有3個顧慮: 一是跨頁接版較多,誤差不得大于1mm,印刷、裝訂怕做不到; 二是套書的封面、封底相同色多,怕有色差,而且彩卡需要模切,怕軋不準; 三是書刊進入生產高峰,交貨期難以保證。 面對種種顧慮,公司領導一錘定音:必須做,而且要做好,要以精品圖書質量標準為抓手,有力促進公司整體質量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。 由于大部分員工僅滿足于生產一般產品,員工思想、技能水平、設備狀況、產品檔次等難以滿足精品圖書要求。如果不思進取,必然坐以待斃,被市場無情淘汰,怎么辦?如何把壓力化為動力,如何在“精品”兩個字上下功夫,確保產品質量,確?蛻魸M意,成為公司質檢部、生產部的頭等大事。 強化工藝評審,重點關注細節 該書封面采用180g/m2銅版紙,內芯采用100g/m2膠版紙,裝訂方式為騎馬訂,并無特別之處,但成書品質比傳統書刊標準高出很多,稍有不慎,就會產生各種負面效應。為此,公司質檢部、生產部認真謀劃,牽頭組織各個部門進行工藝評審: 一是要統一思想,提高質量意識; 二是要對生產過程中的若干細節,預先謀劃、反復提醒、提前防控,如:印前制版曲線調整;白料裁切誤差控制;印刷規矩統一;油墨調整、潤版液添加控制、噴粉控制、色差控制;半成品裁切準確;折頁要注意跨頁接版準確、防蹭臟;騎馬訂套帖要齊、防蹭臟,訂距要準、齊,不翹釘;裁切成品時,重點關注尺寸一致、天頭地腳大小一致;塑封裝箱時,重點關注箱內套書和箱外的防偽碼要一一對應等等。經過工藝評審,凡是能預先考慮的細節問題,都要提前謀劃,并制作質量計劃書,供各部門認真執行。 加強設備調試、保養、維修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根據工藝評審會提出的要求,必須事先檢查、準備,對不達標的設備進行必要的調試、保養、維修。通過檢查,我們發現: 印前制版試打樣的產品色彩,與原稿清晰度有一定差異,小女孩的臉部黑、青網點略微多一點點(如圖1所示),必須對CTP出版曲線進行調整; 圖1 試樣與原稿對比
白料刀架的推紙器和裁切刀不平行,裁切的紙張有一點點歪斜,里刀和外刀尺寸誤差達0.5mm,甚至更多,半成品刀架也有類似問題,必須校準; 折頁機的折輥、砍刀有磨損,不太穩定,不能保證接版跨頁的準確性,必須提前更換、維修; 騎馬訂的36個推書桿,也有不同程度的磨損,有新有舊,混雜在一起,而且擋紙毛刷、擋紙版磨損嚴重(圖2所示),內芯套帖不穩、不齊,訂出來的書,接版明顯超標,必須全部統一換新,搭頁落帖時間也要調整一致; 圖2 擋紙毛刷、擋紙版
|